美国财长贝森特刚结束在瑞典的中美谈判,一回国就换了副面孔。 他对着镜头高调宣称“全世界都站在美国这边”,还放话中国必须尽快接受美国的条件。 这种变脸速度,连特朗普都笑着喊话:“中美一定会达成公平协议! ”但谈判桌外的真实故事,远比表面更戏剧化。
一位美国外交官私下透露,某次中美闭门会议中,中方代表直接对他说:“我很不喜欢你,也知道你不喜欢我。 我们尽快解决问题吧。 ”这种直白态度让美方惊讶——苏联解体后,美国还没遇到过如此强势的对手。
美国的“全球包围网”背后是纸老虎
贝森特口中的“美日韩欧统一战线”,实际是特朗普用关税大棒逼出来的交易。 韩国签下的协议堪称“不平等条约”:美国对韩国商品加征15%关税,韩国却要对美国商品维持零关税,甚至全面开放汽车、农产品市场。 更夸张的是,韩国承诺向美国提供3500亿美元投资资金,采购1000亿美元能源,连具体用途都得听美方安排。 欧盟同样被迫签下15%关税协议,每年采购2500亿美元美国能源,还要买军火、追加6000亿美元对美投资。
但这些盟友心里各有算盘。 欧盟悄悄保留了对飞机零件、化学品等关键产品的保护措施;韩国将3500亿投资中的1500亿限定在韩美造船合作,变相保护本国产业。 欧盟贸易官员私下抱怨:“早知道要挨美国一刀,当初不如和中国联手反击! ”
中国手里的两张王牌
美国最怕中国打出的第一张牌是稀土管制。 全球92%的稀土精炼产能在中国手里,美国军工、新能源产业链根本绕不开。 谈判期间,中国曾将对美稀土出口量猛增660%,既释放善意,也暗示随时能收紧供应。 美方谈判代表贝森特不得不承认:“我们讨论稀土管制时,中国人非常重视主权。 他们甚至愿意付100%关税,也不让步。 ”
另一张牌是全产业链的底气。 上半年中国出口增长7.2%,对美贸易顺差冲到3610亿美元。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125%的关税,但中国新能源车、锂电池出口量不降反升。 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,直言“强于预期”。
美国越急,中国越稳
特朗普急着宣布“谈判进入收尾阶段”,背后是美债危机的倒计时。 美国国债总额突破36万亿美元,每年光利息就要还1.2万亿。 更麻烦的是,中国连续多月抛售美债,日本、韩国资金也在加速流向中国资产。 一位华尔街投行主管透露:“白宫曾向企业界吹风,说中国会主动打电话谈条件。 结果中方根本不理,电话至今没响过。 ”
这种急迫感让美方谈判逻辑自相矛盾。 贝森特一边渲染“中国经济要崩溃”,一边又承认在关键议题上“缺乏筹码”,比如无法阻止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。 美国芯片企业更陷入尴尬:他们被禁止向中国出售高端AI芯片,却把阉割版H20芯片倾销给韩国,结果韩国转头把芯片组装成成品卖给中国。
内需市场成了中国的护城河
当美国在关税战中四处树敌时,中国把目光转向国内。 14亿人口的消费潜力正在爆发: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70%,全国统一大市场政策打通了“出口转内销”的堵点,85%出口企业同时做内销生意。 湖南一家机械厂老板说:“美国订单减少? 不怕! 国内基建项目采购量涨了三成,比外贸利润更高。 ”
这种转型不是临时抱佛脚。中国对美出口占比已从2018年的19.2%降到14.7%,东盟和“一带一路”国家份额升至近50%。 中欧班列开行量创新高,西部陆海新通道串联起双循环支点。
关税战的真正输家
美国对铜产品加征50%关税后,本土电缆企业立刻叫苦——原料涨价让生产成本飙升30%,逼得他们计划裁员。欧盟更尝到“投降”的苦果:被美国加征钢铝关税后,汽车工厂因零件短缺被迫减产。 西班牙学者菲格罗亚一针见血:“欧洲把中国实力当威胁,却把美国胁迫当合作,结果中国懒得正眼看欧盟了。 ”
而中国工厂的机器仍在轰鸣。 东莞一家电子厂车间里,工人正给印着“Made in China”的电路板贴片。 这些产品将发往泰国组装,再以“东盟制造”名义销往美国。 厂长笑着说:“美国关税? 让他们和泰国算账去吧! ”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嘉喜网-配资平台官网网址-实盘10倍杠杆-股票配资理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